木卡姆:一曲长歌一昼夜

来源:中国新疆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0日 点击数:

 木卡姆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新疆的南北疆和伊犁地区。一套完整的十二木卡姆全部唱完需要24小时,其内容之丰富堪称文化宝库。在新疆木卡姆种类繁多,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其中,《伊犁木卡姆》是最柔美的,理性之中增加了许多文化、地域内涵的修饰。

 

  起源发展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除“大型套曲”意思外,还具有“法则”、“规范”、“曲调”等多种含义,它由十二部木卡姆组成,每一部又由大乃格曼(大曲naqma)、达斯坦(叙事诗dastan)和麦西莱甫(民间歌舞maxrap)三大部分组成,含歌、乐曲20至30首,长度2小时左右,全部演唱完十二木卡姆需24个小时。

 

  在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叫作“博雅婉”(旷野之意),后来经不断演变,到公元12世纪,发展形成了“博雅婉”组曲,这就是“木卡姆”的雏形。

 

  16世纪,维吾尔族女性阿曼尼莎(公元1533-1567年)的出现,使木卡姆正式纳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1547年酷爱音乐和诗歌的阿曼尼莎,成为以新疆莎车为国都的叶尔羌汗国的王后。她召集大量乐师和木卡姆演唱家,大规模整理木卡姆,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

 

  19世纪,这套木卡姆被逐步精缩为十二部套曲,每部套曲约演奏两个小时。这被浓缩后的木卡姆,定名为“十二木卡姆”,但无文字纪录。

 

  1951和1954年,《十二木卡姆》的唯一演唱者、维吾尔族老艺人吐尔迪阿洪的演唱,得到了认真而全面的记录。

 

  经过整理和编辑,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340余首,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

 

  目前在世界上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有一系列带有地域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今天就着重介绍一下具有一定特色的《伊犁木卡姆》。

 

  多情木卡姆

 

  在祖国最西的边陲小城———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吐鲁番圩孜乡,因其远离海洋,不免显出些荒凉。

 

  然而这里依山傍水,气候温润,果树成林,使得此地的维吾尔木卡姆也变得更加多情。

 

  《伊犁木卡姆》是新疆《十二木卡姆》的一种。当我真正面对《伊犁木卡姆》那热烈的忧伤、狂欢的沉醉时,还是难以用笨拙的笔端表述其中的精彩。

 

  该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传承基地。“木卡姆在这里的传承几乎代表北疆木卡姆的全部。”

 

  该乡文化站站长拜合提亚尔告诉我,目前整个北疆只有这个乡被列为木卡姆的传承基地。

 

  口传心授

 

  在伊宁县吐鲁番圩孜乡,我见到了伊犁木卡姆的传承人之一———72岁的老人山艾提。在老人的记忆里,木卡姆的传唱几乎占满了他的一生。

 

  老人说,古老的木卡姆艺术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在他的记忆里,奶奶就是演奏、演唱木卡姆的主要成员,奶奶又是跟她的妈妈学的。

 

  他很小的时候,经常在家里就能听到木卡姆的演唱,7岁时奶奶便开始教山艾提学习演唱民歌。

 

  成年后他拜当时名噪一时的木卡姆演唱家玉素甫江和吐尔逊为师学习木卡姆。尽管当时没有曲谱和录音,但凭借一腔热情,山艾提还是用他的大脑记住了许多曲谱和歌词。

 

  大学毕业后山艾提回家成了一位农民。“有了更多空闲时间,我的生活几乎被木卡姆填满”,山艾提说。1980年,他当上了该乡中学的语文教师,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木卡姆的热爱。

 

  也许是生命里原本就流淌着木卡姆传承的血液,山艾提学会了6套木卡姆词曲,并带了8个徒弟进行木卡姆的传承。

 

  “在整个新疆能唱6套木卡姆词曲是非常不容易的。”与我同行的伊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江琼说。

 

  无可替代

 

  见到54岁的阿布都热西提时,他刚从蔬菜大棚里归来,黝黑的脸上布满风霜。作为木卡姆著名的主唱,谈起木卡姆,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满脸自豪。

 

  阿布都热西提打了个比喻:如果将新疆其他地方的木卡姆比喻为茫茫海洋,那么《伊犁木卡姆》无疑是一条最柔美动人的河流,因为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伊犁木卡姆》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公元1760年,清政府为了伊犁屯垦的需要,下令从南疆将6000余户农民迁至伊犁河北岸进行屯田,这其中就包含了众多的民间艺人。

 

  由于吐鲁番圩孜这块宝地气候适宜、果树飘香,使得当时的伊犁将军府和众多政府官员将这里定为度假休闲场所。正因如此,用于消遣、娱乐的歌舞在此兴盛,木卡姆艺术得以发展。

 

  《伊犁木卡姆》在完整传承木卡姆主要特点的同时,显得更加柔美、理性。在新疆民间流传的各种维吾尔族木卡姆中,《伊犁木卡姆》是最柔美的,理性之中增加了许多文化、地域内涵。

 

  在其瞬间震撼力的表现上是柔中带刚,显示出了伊犁维吾尔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之情,有着多元的文化底蕴。

 

  心不死弦不断

 

  “只要我们以心为弦,心不死,这弦就不会断,木卡姆就会永远流传。”在这些长者和传承人的演奏中,陈江琼说出了她的忧虑:“大多数传承人已年过半百,保护传承工作已迫在眉睫。”

 

  目前在演奏《伊犁木卡姆》的这些人当中,老人山艾提72岁、阿布都热西提54岁,就连最年轻的学格拉提也年近40岁。“如果要将现有的木卡姆艺术继承下来,没有几十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山艾提告诉我们。

 

  《伊犁木卡姆》经过历史的洗礼保留至今非常不易,紧迫之计就是要保护好现有的木卡姆艺术、保护好木卡姆传承人。

 

  陈江琼说,具体来讲就是将现有的《伊犁木卡姆》艺术家的传承艺术进行录音、录像整理,以及对老艺术家进行保护,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活着的“国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