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领导
之窗

文件查阅
服务中心

依申请
公开

申请进度
查询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各县(市)
平台链接

索引号: A--2020-1777 公开信息来源 betway88w开户 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0-02-25 文号 喀扶贫领〔2020〕7号
信息有效性 有效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内容概述 遵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脱贫攻坚工作战略部署,按照立足脱贫、着眼小康、衔接振兴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思路,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结合喀什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关于印发《喀什地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经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现将《喀什地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抓好工作落实。

喀什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20年2月22日

 

 

喀什地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遵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脱贫攻坚工作战略部署,按照立足脱贫、着眼小康、衔接振兴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思路,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结合喀什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中央、自治区、地委系列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地委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不摘”原则,持续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六个全覆盖”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措施,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互融共进,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全局、首位任务。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四不摘”原则,做实剩余的贫困人口和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确保贫困群众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拓展精神扶贫成果,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多措并举促进自主发展致富。

——坚持精准巩固、对标提升。瞄准12个县市退出的1250个村和111.85万已脱贫人口、41045户178520人边缘户人群,靶向治疗,标本兼治,进一步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扶贫机制可持续性,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产业依托、综合保障,提升内生动力、自主意识,确保“三个落实”再走深,“七个一批”再发力,“六个精准”再见效,稳步提升贫困群众认可度。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查风险、补漏洞、强弱项,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工作重点,根据不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脱贫对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巩固提升方案,持续分类推进教育、卫生、住房安全、饮水安全、通路工程、供电保障、宽带网络等脱贫困奔小康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群众主体、内源发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能、扶德相结合,保障脱贫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立自强精神,改变贫困面貌,改善生活质量。注重进一步提高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重点关注人群增收有渠道、致富有手段,促进脱贫人口就业有途径、产业有支撑。

三、深刻分析形势,找准巩固提升的薄弱环节

经过严格的评估验收,喀什地区8个县市实现了脱贫摘帽, 1250个贫困村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273701户1118531人实现了脱贫。但部分脱贫户脱贫质量还不是很高,收入还不稳定,抵御市场和灾害风险的能力还很薄弱。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分析和认识。

(一)从“两不愁”上看,“短板”解决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需要继续发力。

从贫困户看,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都已全面实现,但是支撑“两不愁”的基础还不牢靠,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目前最弱的就是产业,最难稳定的是就业,当前部分乡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还没有夯实,许多农户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产品还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关键在规模,根本在市场,核心增收。从贫困户一户一人就业情况看,虽然有劳动能力且能够就业的家庭,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了34.2万人就业,实现了一户一人就业的目标,但就业收入偏低,稳定性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这些短板仍需要补强。需把发展产业、转移就业作为实现脱贫,稳定致富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加快补强生活富裕的最大短板。

(二)从“三保障”上看,脱贫“摘帽”了,脱贫监测户、边缘户是重点关注的对象,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

脱贫监测户是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是有致贫风险的没有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户。经过各县市“大排查”,全地区8个已经摘帽的县市还有1525户5749人没有脱贫;全地区12县市有脱贫监测户15556户65551人,边缘户41045户178520人。这两类户比起小康标准还有大差距,只是刚过了贫困线。既要完成剩余未脱贫户的“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任务,还要做好脱贫监测户的巩固工作,又要做好防止边缘户的致贫工作。要实现监测户、边缘户真正自己稳定发展致富,防止返贫致贫的任务还很重。

(三)从村退出上看,“硬指标”达到了,“软实力”还不够实,需要继续下决心攻坚。

农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和村的“五通七有”已基本实现,但是村级班子建设、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农村治理、工作制度、长效机制等等,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最关键的就是农村的基层组织还需加强,致富带头人、能人较少。有达标的村卫生室,缺少会看病的医生,有农民文化广场,缺乏农村文化活动,有叫得响的农产品,缺少深加工增加附加值的企业,没有更多链接市场的经纪人。农村缺少下到田里能种地、走进圈棚懂养殖、进入市场能经商、外出务工有技术的“人才”。需要下大决心,在巩固提升阶段,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的新型农民,需要建立一个永远不撤离的“农村工作队”,培养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在小康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四)对区域发展来看,脱贫“摘帽”的任务完成了,乡村振兴才刚刚起步,需要把这“两个环”紧紧扣在一起。

从贫困村来看,“三新活动”整体推进,贫困村实现了“五通七有”,村容村貌得到了整治,农户庭院得到了改造,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幸福指数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脱贫摘帽后乡村内部发展的差异性仍然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优化乡村治理的架构还存有薄弱环节;在乡村人力资源质量上缺少“土专家”“田秀才”。在巩固提升阶段,需要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帮助已经脱贫退出的贫困村,谋划好长远发展的计划,制定好乡村振兴的计划,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有效预防和化解面临的风险,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工作目标

一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已脱贫的27.37万户111.85万人,逐户查找漏洞、缺项、短板,制定一户一巩固提升措施,一项一项补齐短板弱项,一户一户对账销号。二是紧盯收入过线目标。将剔除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后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的家庭,纳入重点关注户,通过不断夯实产业基础,稳定就业,增加产业、就业收入,实现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三是紧盯1250个脱贫退出村和其他行政村,按照“五通七有”村退出标准,逐村梳理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全面补齐完善,实现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四是紧盯伽师县地震受灾村“五通七有”、“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各县市受疫情影响收入的农户,采取特殊政策降低灾害损失,确保不因灾害、疫情延误脱贫摘帽时间和降低脱贫质量。五是紧盯乡村人才“软实力”,培养一批“会种地、懂养殖、能经营、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六是紧盯弱势群体,对24.45万人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落实实名制台账,通过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跟踪落实每一个家庭预警监测的潜在返贫风险,采取对应的措施,确保每一个家庭脱真贫,真脱贫。零控制贫困发生率、错退率、漏评率。七是紧盯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支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建立一支永远不撤离的“农村工作队”,带领群众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五、主要措施

(一)持续做好“六个全覆盖”。

1.持续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工程。紧紧围绕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水量、供水保障率和用水方便程度四项指标,加快伽师县1.53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工程建设,6月底前全面完成饮水工程建设任务,实现达标通水。各县市按照饮水安全要求,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完善水源地保护和水质保障措施,加快实施新建富民安居房自来水入户“清零”,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常态开展水质平行监测。坚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稳定供水能力。

责任单位:地区水利局、地区疾控中心,各县市委、政府

2.持续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全覆盖。坚持把发展庭院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庭院经济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特点,充分利用整治的庭院空间,发展种植、蔬菜、林果、养殖业,实现庭院经济人均收入增加500元。

责任单位:地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草局,各县市委、政府

3.持续完善住房安全全覆盖。坚持即保障居住安全又引导农户尽力而行、量力而为,避免因盲目攀比加重农户经济负担。2020年新开工建设的农村安居工程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内。对包括街道、社区、城乡结合部在内的所有农村户籍家庭住房安全达标情况进行全覆盖核查,对住房安全或配套设施有短板弱项的农户要逐户建立台账,采取具体措施,逐户完善销号。对建成没有入住的农户,要限时入住。发改、住建、水利、供电、交通等部门要加快项目前期进度,统筹跟进建房户道路、供排水、供电等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在供电、用水和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方面全面达到生活条件。地县住建部门对农村户籍家庭住房等级鉴定、标识和档案资料完善情况进行全覆盖核查,查漏补缺,确保所有农户住房安全全覆盖。

责任单位:地区住建局、发改委、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各县市委、政府

4.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全覆盖。推进以“拆危治乱”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摘帽县要把“建新拆危”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3+1”冲刺清零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要合理庭院规划,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保障庭院灌溉用水。一是彻底解决“建新”与“拆危”不同步等问题,结合土地增减挂,该复垦的彻底复垦,该整治的要及时整治,该植绿利用的要及时定植,高质量完成“建新拆危”和土地增减挂任务。二是抓好村容村貌建设,统筹推进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发挥好公益性岗位作用,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清理清扫处理。要加快农村“厕所革命”,按照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乐建乐用的原则,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按类型明确建设标准和要求,加快农村厕所改造进度,6月底前完成厕所改造任务。三是严格建设标准,农村自建房要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并履行严格的审报批程序,严禁私搭乱建。

责任单位:地区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卫健委、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委、政府

5.持续推进大病、慢性病、结核病、精神病等地方病治理救助全覆盖。要依托全民健康体检工程,健全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制定筛查救治、救助方案,实现重大疾病、慢性病、结核病、精神病等地方病救治、救助全覆盖。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机制,坚决防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

责任单位:地区卫健委、医疗保障局,各县市委、政府

6.持续推进“五通七有”全覆盖。1250个脱贫退出村和其他行政村,按照“五通七有”村退出标准,全面补充完善,实现“五通七有”全覆盖。

责任单位:地委组织部,地区发改委、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卫健委、水利局、交通运输管理局、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各县市委、政府

(二)持续推进“四个一”工程。

1.发挥良繁中心的良种扩繁作用。坚持建管并重,合理建设良繁中心和养殖小区,推进“四良一规范”,切实提高繁殖率,落实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纪要提出“畜牧产业引导资金按照8%的比例分红”政策。利用项目对2017年复核后的75万贫困人口按照人均一只生产母畜的标准落实到位。利用土地增减挂资金,确保边缘户一人一只生产母畜,通过托养、入社、集中养殖等方式,实现畜牧业增收。

责任单位:地区畜牧兽医局,各县市委、政府

2.发挥合作社的带贫益贫作用。根据实际需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下大力气解决合作社清理规范提升问题,下功夫注销清理一批未运营的“僵尸社”,规范提升运营一批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增减挂资金对带贫益贫效果好、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强的合作社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引导合作社在特色林果管理、农副产品加工、销售,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等重点产业与扶贫龙头企业合作,完善带贫机制,吸纳更多的农户入社经营,通过能人带动,按照一社一策,规范运作机制,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等能力。

责任单位:地区农业农村局、农经局,各县市委、政府

3.发挥乡村生产车间的带贫益贫效果。落实乡村生产车间工资最低保障制度,协助企业管理服务,确保已建成的乡村生产车间投产达效。通过推行托幼所、幸福院、托畜所措施,帮助有条件就业的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从耕种土地、饲养牲畜、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强带贫益贫效果,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就业稳定性,确保人均年就业收入10000元以上。

责任单位:地区人社局、工信局、妇联、民政局,各县市委、政府

4.盘活保鲜库资产。利用保鲜库解决收获季节果蔬滞销压价、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和产销衔接不畅等瓶颈问题,增强果品、蔬菜冷链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后一公里”短板,“错峰”销售,降低和规避市场风险,实现保鲜增值,延长产业链,常年均衡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助力产业扶贫。规范运作机制加强保鲜库运营管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原则上保鲜库由昆仑公司统一管理运营,收益率不低于5%。

责任单位:地区农经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农机局、新疆昆仑土地扶贫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各县市委、政府

(三)持续夯实产业发展促进增收。

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最坚实的基础,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按照“稳粮、优棉、兴果、增菜、强牧、扩经”的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措施,重点支持当期见效的短平快产业项目,不断培养壮大支撑农民增收特色支柱产业,加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确保每个贫困村、绝大多数农户都能通过现有的主导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一是对现有林果业进行提质增效,引导农民建立林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培养林果业专业服务队,对林果业进行科学管护,提质增效,用好退耕还林政策,优化新定植品种,继续适度扩大特色林果定植面积,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业,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

责任单位:地区农业农村局、林草局、商务局、新疆昆仑土地扶贫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各县市委、政府

二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合理布局蔬菜种植,县市建立配送中心,乡镇建立净菜车间,村建立收购点,引导农户种植促销对路的蔬菜,通过保鲜库储存,延长保鲜时间,“错峰”销售,实现增收。

责任单位:地区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新疆昆仑土地扶贫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各县市委、政府

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扎实推进畜牧养殖“四良一规范”,充分发挥畜牧良繁中心的作用,加大饲草料基地建设,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落实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纪要提出的“畜牧产业引导资金按照8%的比例分红”政策,确保深度贫困人口和边缘户人均一只生产母畜,确保畜牧收入促进畜牧产业发展。

责任单位:地区畜牧兽医局,各县市委、政府

四是深化带贫益贫机制。规范提升运营一批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效益好的专业合作社,给予资金奖补,引进培育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入社经营。利用援疆优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提供有效支撑。

责任单位:地区农业农村局、农经局,各县市委、政府

五是持续推进庭院整治和庭院经济全覆盖。充分利用已经整治的庭院空间,科学谋划庭院经济发展布局,力争通过整治达到户均有一亩菜园、一架葡萄、几棵果树,配套完善灌溉水系。推进庭院经济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人均收入500元。

责任单位:地区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委、政府

六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鼓励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围绕乡村旅游,特色小城镇发展,支持村建“十小店铺”、乡建农贸市场、县建批发市场,支持农户发展农(牧)家乐、民宿、民族文化村等旅游设施建设,拉动就业实现增收。

责任单位: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发改委、新疆昆仑土地扶贫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各县市委、政府

(四)持续推进消费扶贫。

落实国务院扶贫办七部门《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要求,全面拓展山东“大仓东移”、上海“双线九进”、广东“1+3+9”模式、深圳“鹏城百店”等消费扶贫路径,充分发挥中央、自治区、区内定点单位、援疆干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访惠聚”工作队干部、各级帮扶干部优势,牵线搭桥,加大产品宣传、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助推产销对接,开展帮扶干部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消费帮扶模式。全力提升“村有合作社、乡有分拣中心、县有配送中心、地区有集散分流体系”的电商销售平台运营效果,扩大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持续推进托市收购,让更多优质、绿色的喀什特色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达到扶贫惠农的双赢效果。

责任单位:地区商务局、供销社、扶贫办,各县市党委、政府

(五)持续推进稳工就业促增收。

一是强化职业培训,全面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素质。以贫困户、边缘户和监测户中有劳动力人员为重点,强化职业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全面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素质。

二是拓展就业渠道。坚持把就业作为脱贫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园区产业和乡村扶贫车间就业一批,疆内有组织转移就业一批、内地有组织派遣一批、就地就近安置一批、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就业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多元化拓展就业渠道,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到适宜岗位稳定就业,落实实名制动态管理,稳定提升现有22.73万户34.2万人转移就业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突出落实稳工稳资措施,确保县市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一户一人稳定就业”目标全面实现。

三是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加大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已实现“一户一(多)人就业”的贫困家庭,巩固提升就业质量,加大解决就业人员“欠薪”力度,全面实现“一户一(多)人”稳定就业,长期就业,持续增加就业收入。

四是狠抓乡村生产车间投产达效,提高乡村生产车间的就业率。通过推行托幼所、幸福院、托畜所、土地流转等措施,帮助有条件就业的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从耕种土地、饲养牲畜、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就业质量,确保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

五是开发公益性岗位,推动就业扶贫。对发展产业有困难、外出就业有难度、自主创业无能力、受市场影响且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开设保育、保洁、保安、护工、畜牧防疫员、农业技术员、安全员等岗位,确保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

责任单位:地区人社局、商务局、工信局、地区民政局、招商局、畜牧兽医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各县市委、政府

(六)持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各级责任,健全“县长、局长、乡(镇)长、村委会主任、校长、班主任、家长”“七长”负责制和教育、公安、卫健、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联动联控联保机制,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等困难群体,抓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评估鉴定、入学安置工作,规范做好送教上门工作。要通过建立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解决好特殊人群的学教。确保控辍保学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稳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要扩大职业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大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力度。教育、人社、扶贫等部门要落实好“雨露计划”,引导和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资助政策,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责任单位:地区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残联、扶贫办、人社局,各县市委、政府

(七)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

坚持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发展“两手抓”,完成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医院补短板建设项目。在完成搬迁入住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分类扶持后续产业发展。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原则,创新发展模式,根据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事做、稳得住、能发展,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责任单位:地区发改委、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畜牧兽医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局、工信局、扶贫办,各县市委、政府

(八)发挥土地清理再分配资金助力巩固提升。

一是通过土地清理收益分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监测户、无地贫困户、低收入贫困户优先按照人均2亩、每亩收益300元、承包期8年享受土地收益权,通过自种、流转、分红等方式,实现人均年收益600元。

二是通过土地清理再分配收益资金,设立就业扶持、产业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三项专项资金,发展产业,支持就业,壮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责任单位:地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新疆昆仑土地扶贫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国资委、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各县市委、政府

(九)落实综合社会保障措施。

一是落实农村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将无法通过产业发展和就业实现脱贫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低保补助标准提高到A类。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兜住贫困底线。

二是对大病、慢性病等进行分类,加大救治力度,贫困人口医疗费报销比例达到95%以上。

三是对残疾人要区分等级及分类,全面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两项”补贴政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等残疾人救助相关政策。

四是全面落实贫困户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慢病、结核病、精神病、地方病救治、救助全覆盖。

责任单位:地区民政局、社保局、残联、医保局、扶贫办,各县市委、政府

(十)强化科技支撑,助力农民增收。

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选派一批懂农业、有技术、会管理的农业种植、林果业管理、畜牧养殖、农机维修、市场销售、领办合作社等专业技术人才,与贫困户、“两类户”对口挂钩,开展科技示范、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农业科技服务,用科技支撑提升农业产业效益。探索“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实验示范基地+示范户”模式,满足广大群众对实现农业产业增产增收的技术需求,实现产业升级、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责任单位:地区科技局、农业农村局、林草局、畜牧兽医局

(十一)注重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注重扶志,增强脱贫致富信心。通过周一升国旗、夜校、“四同四送”、入户宣传、面对面说扶贫、村村通广播等方式进行扶贫政策宣传;大力开展致富典型宣传,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精神动力。用身边人讲脱贫致富的事,组织媒体开展“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系列宣传报道;定期开展脱贫致富典型人物评比表彰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注重扶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因户因人施策,及时调整设置符合市场需求和贫困人员、“两类户”特点的专业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落实激励措施,积极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引导带动作用,引领贫困群众树立自主脱贫思想。

三是因地制宜,探索扶贫扶志新模式。着眼于贫困群众脱贫解困,扶贫扶志,立足实际开发设置扶贫互助岗,为有劳动意愿但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人口专门设置互助养老、互助托幼和互助助残等专业岗位,为老弱病残幼群体提供日常照料、就医护理、助残服务、代办事项、情感疏导等由政府购买的有偿服务;建立菜单式培训机制,为上岗人员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地委宣传部,地区人社局、民政局、残联、扶贫办,各县市委、政府

(十二)推进各类问题整改。

把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和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审计检查、资金绩效、督查巡查、大排查等反馈问题,与全面排查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一体整改、一体解决。对整改不力的及时约谈提醒,保持工作压力,促进责任落实,确保5月底前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以问题整改带动提升脱贫质量。

(十三)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运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立脱贫攻坚监测预警机制,跟踪落实预警信息,加大地县乡村联动,形成行业部门合力。按照每周一次点对点调度,一月一比对、一月一分析的预警监测机制,应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对未脱贫户、“两类户”适时进行监测预警,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脱真贫,真脱贫。

责任单位:地区扶贫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委、政府

(十四)完善各类档案资料。

精准脱贫各类档案资料既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的直接印证,又是反映脱贫攻坚成效最有效的手段,在退出验收和专项评估检查中起着举轻重的作用。县乡村要集中开展档案资料完善工作,重点解决软件资料不完善、不规范、不齐全等突出问题。按照脱贫攻坚验收的档案规范建设内容清单,逐项完善“户卡、村表、乡册、县档”和行业部门扶贫档案、扶贫项目建设档案资料等。落实档案资料专管员,做到各类档案资料齐全、数据逻辑合理,归档规范,能够及时准确提供查询。确保扶贫档案资料填写整齐,信息准确,逻辑清楚,经得起看,经得起查,经得起问。

责任单位:地区扶贫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委、政府

六、工作要求

(一)站位再提高,思想再统一。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依然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党政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关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做到认识再提高、思想再统一、措施再到位、责任再落实。要继续保持脱贫攻坚专业力量不减、工作力度不减,“双组长”责任制不松,压实各级各单位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落实落地责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25个专项行动组牵头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二)责任再压实,工作再落实。落实脱贫攻坚“四不摘”政策。已经摘帽的县市和退出的贫困村,要按照“四不摘”的要求,专业扶贫力量不散,投入不减。聚焦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持续增收和稳定就业工作重点,因户因人制定一户一措施方案,在主导产业培育上、在致富技能培训上、在就业岗位落实上,做到工作力度只增不减、政策支持只增不减、压力传导只增不减。继续强化定点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责任落实,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帮扶干部要继续用情用力用心真帮真扶,准确掌握帮扶对象家庭“两不愁三保障”达标质量,因户施策帮助帮扶对象制定一户一措施,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三)项目再精准,监管再深入。在项目管理方面。一是抓项目前期。围绕脱贫攻坚各项指标,缺项补项,重点支持能够带动农牧民收益的产业发展、转移就业项目,按照脱贫攻坚和巩固提升时间节点有计划的抓好各阶段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抓项目进度。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项目施工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扶贫项目在8月底前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发挥扶贫效益;三是抓责任落实。加强对项目业主的监督检查,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按照项目建设责任分工落实好项目法人、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四项制度,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主体作用,确保扶贫项目建设工作安全有序推进;四是加强监管。严格落实扶贫资金“封闭式运行、报账制管理”的监管制度,严控扶贫资金使用“负面清单”支出;严格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加强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利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扎实做好扶贫资金监控系统的信息采集、数据录入等工作,积极推进覆盖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的动态监控,实现对扶贫资金的安排、使用、拨付、支付进度实时监管;五是执纪问责。严守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红线”,定期开展对扶贫项目资金专项督查,会同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扶贫等部门,实时对县市扶贫项目实施、资金安排、项目绩效进行跟踪问题。

(四)作风再务实,导向再明确。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问题意识,把问题导向贯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全过程,继续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查“回头看”和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以及“大排查”发现的各类问题,要认真对待,以“零容忍”的严要求,逐一建立整改销号台账,积极主动整改,务必在5月底前全部实现清零目标。持续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深入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防止“虚假式”“算账式”“指标式”脱贫。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警示教育,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假冒领、套取挤占克扣等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对工作中存在松劲懈怠倾向的,通过常态约谈及提醒、督促纠正,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五)党建再加强,阵地再夯实。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再深化,树立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意识。配强村“两委”班子,建好基层队伍,拓展基层干部队伍选人视野,把那些善作群众工作、懂经营、会管理、办事公、能自律的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牧民选进村级班子。通过政治激励、强化待遇保障,鼓励优秀人才到村级任职,打造一支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强的“永不走的工作队”。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心放在除“贫”根、去“困”源上,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做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实现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无缝对接”。

(六)宣传再贴近,动力再提升。全面梳理脱贫攻坚成效成果,大力开展对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社会帮扶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利用各种宣传载体,选树身边的脱贫致富榜样,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脱贫致富故事,激励教育群众,提倡“脱贫致富为荣,恶劳守贫为耻”,传播正能量。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开展感恩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七)资产再规范,效益再发挥。全面开展历年扶贫项目资金资产梳理登记工作,跟踪扶贫项目资金效益绩效。按照扶贫项目属地管理、归口管理的原则,对历年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登记,分类建立台账。对到户类项目,资产登记到村,效益落实到户;对到村的收益类扶贫项目,资产登记到村,资产股量化到村、收益量化到户,按照产权归村收益到户的原则,收益用于脱贫攻坚或巩固提升;对公益类项目,按照项目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归口行业部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八)标准再明确,质量再提高。脱贫攻坚抽查、普查是对脱贫攻坚质量检验的一次“大考”,国家制定了要求很严、标准很高、科学精准、严谨有序的脱贫攻坚抽查、普查标准和程序。各县市乡镇村、各部门单位必须放下身段,下足绣花功夫,对照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标准,逐项对标对表对照,扎扎实实地高质量完善短板弱项,确保各项指标都能够经得起核查、经得起问,经得起“大考”。地区扶贫办要加强业务指导,帮助基层全面做好迎检工作;帮扶干部要准确掌握帮扶对象人口构成、居住条件、身体状况、产业发展、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同时要让帮扶对象知晓帮扶干部的基本情况,清楚自己享受了什么政策,清楚帮扶干部为自己做了什么等。村扶贫第一书记要恪尽职守,要紧紧围绕脱贫验收指标,组织村“两委”班子分析研判“村退出”“户脱贫”各项指标达标质量,扎实开展村内脱贫攻坚短板弱项问题梳理整改和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教育,重点抓好增收产业、转移就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贫益贫,农户收入测算,低保动态管理等工作,零控制贫困发生率。加强对农户明白人的培养,让农民知晓脱贫攻坚政策和帮扶措施落实,算得清收入账、讲得清识别退出标准和程序。全面做好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抽查、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以高质量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圆满收官。

文件下载:喀什地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